图片
[1]
《鸡鸣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鸡既鸣矣,朝既盈矣。
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。
东方明矣,朝既昌矣。
匪东方则明,月出之光。
虫飞薨薨,甘与子同梦。
会且归矣,无庶予子憎!
《鸡鸣》是一首反映夫妻生活的婚恋诗。诗中妻子以 “鸡既鸣”“东方明” 催促丈夫上朝,丈夫却推说 “苍蝇之声”“月出之光” 不愿离开,末句 “甘与子同梦”“无庶予子憎” 直诉眷恋。通过夫妻间的调侃对话,生动刻画了小夫妻缠绵依恋的日常场景,语言质朴自然,生活气息浓厚,展现了《诗经》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 的现实主义特色。
[2]
《还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子之还兮,遭我乎峱之间兮。
并驱从两狼兮,揖我谓我臧兮。
子之茂兮,遭我乎峱之道兮。
并驱从两牡兮,揖我谓我好兮。
子之昌兮,遭我乎峱之阳兮。
并驱从两狼兮,揖我谓我臧兮。
《还》是一首描写狩猎生活的劳动诗。两位猎人在峱山相遇,先后 “并驱从两狼”“并驱从两牡”,彼此以 “臧”“好” 互赞。通过 “还”“茂”“昌” 等形容矫健的叠词,以及 “峱之间”“峱之道”“峱之阳” 的地点变化,勾勒出狩猎场景的动态画面,既展现先民狩猎技能,也传递了劳动中互赏互助的淳朴情谊,是《诗经》少见的聚焦男性劳动生活的篇章。
[3]
《著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俟我于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
尚之以琼华乎而。
俟我于庭乎而,充耳以青乎而,
尚之以琼莹乎而。
俟我于堂乎而,充耳以黄乎而,
尚之以琼英乎而。
《著》是一首描写婚礼仪式的婚恋诗。诗中女子回忆新郎在 “著”(门屏)、“庭”(庭院)、“堂”(堂前)等待自己的场景,重点刻画新郎的佩饰 ——“充耳以素”“尚之以琼华” 等。通过 “素 — 青 — 黄” 的颜色递进与 “琼华 — 琼莹 — 琼英” 的玉饰变化,暗示婚礼仪式的推进。全诗以重章叠句形式,细腻描摹女子对婚礼的期待与紧张,从细节处展现先秦婚礼 “亲迎” 环节的庄重与浪漫。
[4]
《东方之日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东方之日兮,彼姝者子,在我室兮。
在我室兮,履我即兮。
东方之月兮,彼姝者子,在我闼兮。
在我闼兮,履我发兮。
《东方之日》是一首表现男女幽会的情歌。诗以 “东方之日”“东方之月” 起兴,描绘女子主动来到男子 “室”“闼”(内室),“履我即”“履我发”(跟随脚步)的亲密场景。通过 “日” 与 “月” 的交替、“室” 与 “闼” 的空间转换,渲染昼夜相伴的缠绵氛围。全诗语言简练而情致生动,以女子主动姿态打破 “男追女” 传统模式,展现先秦婚恋中率真自由的一面,是《诗经》直率表达男女情爱的典型作品。
[5]
《东方未明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
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
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。
倒之颠之,自公令之。
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
不能辰夜,不夙则莫。
《东方未明》是一首反映役夫苦难的社会怨刺诗。“东方未明”“东方未晞” 时,役夫因 “公召”“公令” 被迫起床,甚至 “颠倒衣裳”,作息混乱如 “狂夫瞿瞿”(惊慌张望)。末句 “不能辰夜,不夙则莫”(不分早晚)直斥官府役使无度。全诗以 “颠倒衣裳” 的细节,刻画底层民众被压榨的窘迫,语言直白而情感激烈,是《诗经》“怨刺上政” 的代表作,揭露先秦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。
[6]
《南山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南山崔崔,雄狐绥绥。
鲁道有荡,齐子由归。
葛屦五两,冠緌双止。
鲁道有荡,齐子庸止。
析薪如之何?匪斧不克。
取妻如之何?匪媒不得。
《南山》是一首批判伦理失德的政治讽刺诗。诗以 “南山崔崔”(高峻)与 “雄狐绥绥”(狐行求偶)起兴,暗喻齐襄公与文姜(齐子)的乱伦之行。“葛屦五两,冠緌双止” 以鞋、冠需成对,讽刺其违背人伦;“析薪”“取妻” 二问,强调 “匪斧不克”“匪媒不得” 的礼法,反衬其无礼。全诗托物喻志,用自然常理对比权贵荒唐,语言含蓄而批判尖锐,是《诗经》直接针砭诸侯丑行的政治讽刺诗。
[7]
《甫田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无田甫田,维莠骄骄。
无思远人,劳心忉忉。
无田甫田,维莠桀桀。
无思远人,劳心怛怛。
婉兮娈兮,总角丱兮。
未几见兮,突而弁兮!
《甫田》是一首融合农事劝诫与亲情思念的生活诗。前两章以 “无田甫田”(不耕远田)起兴,因 “维莠骄骄”(杂草丛生)难获收成,类比 “无思远人”(不思念远人)以免 “劳心忉忉”(忧虑)。末章写 “总角丱兮”(扎羊角辫的孩童)“突而弁兮”(戴冠成人),以儿童成长的惊喜冲淡愁绪。全诗由农事劝诫到亲情感慨,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,既反映先秦 “远田难耕” 的现实,也传递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锐感触。
[8]
《卢令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卢令令,其人美且仁。
卢重环,其人美且鬈。
卢重鋂,其人美且偲。
《卢令》是一首赞美猎人的颂德诗。诗以 “卢令令”(猎犬颈环声)起兴,从猎犬的 “重环”“重鋂”(双重、三重项圈),侧面烘托猎人的富足与讲究;“美且仁”“美且鬈”“美且偲”(貌美且仁爱、卷发、聪慧)直接赞美猎人的外貌与品德。全诗仅三章,每章以 “卢”(猎犬)与 “其人” 对举,语言简练而层次分明,通过人与犬的和谐互动,展现先秦对 “内外兼美” 的审美追求,是《诗经》短小精悍的颂美之作。
[9]
《敝笱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敝笱在梁,其鱼鲂鳏。
齐子归止,其从如云。
敝笱在梁,其鱼鲂鱮。
齐子归止,其从如雨。
敝笱在梁,其鱼唯唯。
齐子归止,其从如水。
《敝笱》是一首讽刺权贵失德的政治诗。诗以 “敝笱”(破鱼篓)在 “梁”(鱼梁)中无法拦鱼,比喻鲁庄公无力约束文姜(齐子)的越轨之行;“其鱼鲂鳏”“鲂鱮”“唯唯”(各种鱼)暗指追随丑行之徒;“其从如云”“如雨”“如水”(随从众多)以夸张讽刺其声势。全诗托物喻事,用 “敝笱” 的无力与 “鱼” 的自由对比,揭露鲁国君主的无能与文姜的放荡,是《诗经》以小物寄大讽的典型代表。
[10]
《载驱》
诗经·国风·齐风
载驱薄薄,簟茀朱鞹。
鲁道有荡,齐子发夕。
四骊济济,垂辔沵沵。
鲁道有荡,齐子岂弟。
汶水汤汤,行人彭彭。
鲁道有荡,齐子翱翔。
《载驱》是一首讽刺贵族淫乱的政治讽刺诗。诗写文姜(齐子)乘坐 “簟茀朱鞹”(竹席车篷、红皮装饰)的豪华马车,“四骊济济”(四马整齐)行驶在 “鲁道有荡”(平坦大路)上,“发夕”(连夜出发)“翱翔”(肆意游荡)。通过 “薄薄”(车声)、“沵沵”(缰绳柔软)、“汤汤”(水大)等叠词,渲染车驾的招摇;“岂弟”(和乐)反讽其违背礼法的 “快乐”。全诗以铺陈车马之盛反衬行为之丑,将批判隐含于场景描写中,是《诗经》“微而显,志而晦” 的讽刺艺术典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配资平台app,线下配资平台,现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