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拍砸在挡板上的闷响还回荡在场馆里,孙颖莎攥着毛巾的手指节发白。大满贯1/8决赛的记分牌定格在3-4,这个总爱在赛后比心的姑娘此刻把脸埋进毛巾,肩膀微微发抖。看台上嗡嗡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——谁能想到世界排名第一的"小魔王",会栽在20岁的陈熠手里?
陈熠自己都懵了。这姑娘赢球后愣在原地足有三秒,直到裁判提醒才想起来要握手。赛后采访话筒递到嘴边时,她结结巴巴冒出一句:"我...我就是想着别输太难看。"这话把记者都逗乐了,谁能想到这个赛前被预测"撑不过三局"的姑娘,硬是靠着一股子莽劲把卫冕冠军掀翻了。有网友翻出她去年省队比赛的视频,弹幕飘过一片"早说这姑娘打球带杀气"——那时候她正把对手逼到墙角连续暴扣,活像只炸毛的小豹子
要说这场球输得冤不冤,懂行的老球迷看得门儿清。孙颖莎反手拉球总差那么一指甲盖的距离,不是下网就是出台。场边教练急得直跺脚,这要搁平时训练馆里,早该扯着嗓子喊"手腕再压三度"了。但美国这个球馆邪门得很,顶棚灯光晃眼不说,空调风还老往球台上窜。隔壁桌王曼昱输球后嘟囔了句"这地儿跟蒸笼似的",转头看见孙颖莎也栽了,俩姑娘在休息室碰面时苦笑的样子被镜头逮个正着。
陈熠倒是越打越疯。第三局那个神仙球现在还在热搜上挂着——孙颖莎的擦网球眼看就要两跳,这姑娘一个箭步冲上去,球拍都快杵到地上了,愣是把球撩过网。现场解说当时就破音了:"这球放在武侠片里得是乾坤大挪移!"其实她小时候体质弱得像根豆芽菜,教练最初看见她1米75的个头直摇头:"竹竿身材打什么乒乓球?"结果这丫头每天加练到场馆锁门,有次被保安发现躲在更衣室对墙练挥拍,活脱脱现实版"乒乓狂魔"。
球迷圈这会儿已经炸开锅。有人翻出陈熠14岁暴打日本新星的视频,弹幕里飘过成片的"原来冠军相早就写在脸上了";也有老粉忧心忡忡:"海产姐妹同时翻车,别是教练组在下一盘大棋?"资深体育评论员老梁在直播里说得实在:"养狼计划养了这么多年,总不能真等狼来了才现磨刀。"这话倒是提醒了大家,上次中日对决时陈熠逆转张本美和的比赛,决胜局那声"飒"的怒吼,隔着屏幕都能震碎玻璃杯。
技术流博主们正在逐帧分析比赛录像。陈熠的反手快撕像装了GPS,落点专找孙颖莎的腋下死角。有网友调侃这是"打蛇打七寸",却不知这手绝活是她拿血泡换来的——刚进国家队时每天加练500个多球,右手虎口结的痂硬是叠成了茧子。体育医院的大夫见过她最狼狈的样子,小姑娘疼得直抽气还要嘴硬:"您随便包扎下,我赶晚训呢!"
更衣室里的孙颖莎这会儿已经平静下来。她盯着手机屏保上里约奥运会的照片发呆,那是她第一次见着"大魔王"张怡宁的地方。突然想起陈熠赛后红着眼圈说的那句"莎姐我真是超常发挥",嘴角不自觉扬了扬。场外传来一阵欢呼,原来陈熠被记者围住时慌得把矿泉水瓶拧成了麻花,这憨劲儿倒和当年第一次拿全国冠军的自己一模一样。
这场爆冷像块石头扔进乒坛的深潭。老球迷想起二十年前王楠张怡宁的交接棒,年轻观众则在陈熠微博下刷屏"求签名球拍"。有眼尖的记者发现,看台角落坐着位两鬓斑白的男人——那是陈熠的启蒙教练,手里攥着泛黄的训练日记,本子上写着九岁女孩的誓言:"我要做打不死的程咬金"。现在回看这句话,竟带着点预言的味道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
正规配资平台app,线下配资平台,现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